发布时间:2023-08-08 17:20:17
褚橙庄园 供图
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是三州(市)五县的交通交汇处和商贸集散地,辖18个村(居)委会236个村(居)民小组。近年来,戛洒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牢固树立“各民族都是一家人,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”的信念,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“进乡镇”活动,于2018年被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。在巩固提升示范创建成果中实化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+”举措,探索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同乡村振兴双促双推、融合发展的新路子。
戛洒镇发挥区位、生态和民族三大优势,擦亮“神秘哀牢山、风情花腰傣、励志褚橙园”三张名片,做强柑橘、旅游、大红山铜铁矿等支柱产业。2022年,戛洒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.8亿元,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.3亿元,农业总产值10.2亿元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。
全力打好“健康生活目的地牌”,服务产业逆势增长。戛洒镇稳步推进全域旅游建设,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不断融合发展,旅游设施不断完善,商贸市场不断繁荣,戛洒夜市步行街成为“夜经济”“地摊经济”发展新引擎,旅游效应持续扩大,据统计,2022年戛洒镇共接待游客261.9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27.44亿元,同比增长13.4%。并加大项目扶持力度,投入1270余万元,实施民族团结进步“十百千万”示范引领建设工程,建成了南蚌社区旋涡少数民族特色村,实施戛洒镇少数民族特色镇项目建设,被省民族宗教委命名为“云南首批少数民族特色镇”,实施马家寨项目建设,被国家民委命名为“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”。
戛洒镇在培育技术型人才上下功夫,大力培育民族文化传承人,成功培育出花腰傣刺绣非遗传承人刀向梅、傣陶传承人刀正富等优秀少数民族人才。同时,戛洒镇深入挖掘、保护和传承花腰傣服饰、刺绣、织布、竹编、土陶等民族传统手工技艺,收集整理编撰花腰傣小调、花腰傣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,开展花腰傣民俗展示和民族歌舞表演,做好陇西世族庄园、耀南小学、滇中哀牢山茶马古道遗址等文保单位的日常监管,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,经济效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实现“双赢”。积极探索创新民族文化线上线下交流载体,利用凤凰广场、花腰田间“民族文化传习馆”、新寨村朗娥桑洛文化广场、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和基本知识宣传教育,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,增进民族团结,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。
秉持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戛洒镇推进绿色发展,让“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。戛洒镇常态化开展山林巡查,倡导节约用水,在产业发展中严格控制农药使用,把农业面源污染降到最低,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。实施集镇、机关、学校、企业、田园、村庄“六个美丽”工程,完善并落实好“村规民约”,全力推动各族群众“思想之变”,形成人人参与、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,戛洒镇新寨村、平寨社区、曼哈社区、南蚌社区旋涡小组、达哈村小河口小组等成为美丽村庄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样板。
来源:民族时报
作者: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君